被打满标签的人生,Nice不Nice?
过去一年中,nice团队主要做的就是理解标签、丰富标签,让标签和相应的产品形态结合起来,希望最后能通过标签把相同兴趣点的人连接到一起。
0
科客点评:nice做的是标签,目的是让大家通过标签这种"分类方式"找到"熟人",其实也就是通过话题连接大家,不过换了个更立体,生动的方式。
“很多人一直说nice是图片社交,其实我觉得不是,如果要说的话,nice其实更像是标签社交”。图片分享应用nice的创始人周首这么表述了他对nice的看法。
回想起第一次在nice上打标签的经历,周首的感受很简单,就是觉得“把想说的话在照片上拖来拖去这个过程很好玩”。如果你是nice用户的话,那么你应该知道nice会强制要求用户在分享图片之前必须打上至少一个标签。
在刚开始的时候,nice上的标签构成很单调——只能标品牌标签,但在这个过程中nice也在探索标签可能的进化形式。按照周首的说法,过去一年中,nice团队主要做的就是理解标签、丰富标签,让标签和相应的产品形态结合起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标签的功能逐渐由“标品牌”进化成一种表达方式,而且nice甚至还把它看着是一种连接方式,希望最后能通过标签把相同兴趣点的人连接到一起。
虽然现在看上去,这个标签的进化过程像是一个连贯的结构,但真正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在周首看来,这其中有几个标志性的细节:地点、人和小圈子。对于每一个nice用户来说,你的生活中肯定不只有品牌,你去过的地方、你生活中的人、你的朋友圈子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。加上了地点、人以及圈子信息之后,nice上的你自然也就变得更加生活化。
如果你每天都在nice上分享照片,打上越来越多标签,一个相对立体化的人、一种透过标签传递出来的生活方式也就被还原出来了,而这正是nice希望看到的,因为打标签并不是终极目的,nice还是希望能通过这些标签把用户的生活方式还原出来,进而让这些人能把自己现实中的生活变得更好。
在一个社交网络中,总是会有一部分人能凭借知识、阅历或者各种各样的道具玩的风生水起,进而成为大众口中的“网络红人”。相对于我们常常听说到的“豆瓣红人”、“微博红人”,nice其实并不鼓励用户成为一个“nice红人”。因为当一个人在网络上“走红”时,他(她)的现实生活会变得更好吗?其实不一定。和那些希望把用户塑造成网络达人的社交产品相比,nice更希望用户借助这些标签能把自己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好。
周首拿自己举了一个例:作为一种柯基类狗的主人,他在养狗的时候就想知道在什么阶段喂什么狗粮合适,这个时候直接上nice上搜索对应的标签找到对应的人交流自然可以了解更多信息。周首觉得,至少对自己来说,nice让他的生活变得方便了。
相比这种比较偏的需求,更多的用户可能是通过标签来找志同道合的人、好吃的餐厅、好玩的地方。如果你即将去某个地方旅游,搜一下这个目的地的标签,或许你就可以看到那些攻略上没有提到的风景;搜一下某个餐厅或许又能看到之前没有被推荐过的美食。在看完照片之后,你或许会和对方聊上几句,获得一些更新的信息,这也让nice私聊的数量超过了评论的数量。
所以,人们经常念叨的图片社交、陌生人社交或者熟人社交其实都不是nice看待社交的纬度,nice真正做的就是标签。在周首看来,做一款社交产品就好比管理一个国家,产品的创造者一定要能制定出一套规则,这套规则既能满足用户小的需求,也能满足用户大的需求;既可以满足用户低频次的需求,也能满足用户高频次的需求。一个最终成功的社交应用一定要能走到这样的地步才行。对于nice来说,它现在当然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,只是有了规则基础的而已。
至于被打满标签的人生是不是让你的生活也变nice了,每个nice用户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。(PingWest品玩)
注: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版权持有者对所转载文章有异议,请与我们联系。
仁科理惠
Instagram有时候很让人心塞。。
玉兔仙子
NICE蛮好用的。。但是我还是喜欢Instagram